12月2日,皖江中心召开组织机构与规划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资深专家参加。皖江中心执行主任刘勇,中心副主任戴庞达、门承智等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刘勇代表皖江中心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戴庞达汇报了皖江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皖江中心机构管理,完善中心机制体制,皖江中心期望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为实现高效科学运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铜陵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洪亮表示皖江中心自成立至今已有十年,作为皖江中新成立初期领导小组成员,他见证了十年中皖江中心对推动铜陵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希望此次研讨会务虚和务实相结合,不仅从规划角度明确中心发展方向,更需从务实的角度讨论如何更好地落实三方共建协议。
与会专家就中心的组织机构建设及如何落实三方共建协议展开了积极讨论。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陈龙胜表示,首先皖江中心作为区域性创新科技的载体,应面向铜陵,尽可能聚焦重点细分领域,打造出区域特色。再则,皖江中心可根据自身优势,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载体平台,充分开放服务平台,扩大辐射范围。最后,皖江中心可考虑引导创投基金支持,吸引基金形成体系,建立市场化基金,进一步推动平台的科技创新发展。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季认为,三方共建协议定位相对比较客观和准确,中科皖江公司企业化运作作为省内先锋和典型,应得到政府更大决心的支持,给予皖江中心更大的让利和提供更好的条件。李季还对皖江中心应聚焦产业定位,推动地方技术改革提出了独到见解,为皖江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晓勇表示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协议的实施内容虽有难度,却也有一定的实施基础,依托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发挥自身造血功能。政府在“人”“财”“物”“场地”等方面发挥政府职能,搭建平台运行条件,出台吸引、稳定科研人才团队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团队积极性,形成产业聚集地。
随后,其他与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在皖江中心如何承载“双招双引”、如何吸引科研团队在地方生根的方面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在皖江中心产业孵化,定位特色化产业和差异化产业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人才引进和建设团队激励机制等方面给出了新的设想。
刘勇表示,本次研讨会获得合肥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大力支持,为皖江中心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后续能够依托平台,借助专家、相关高校院所等力量,推动皖江中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