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应安光所激光技术中心张志荣副研究员的邀请,江苏师范大学冯宪教授与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姜琛昱研究员做客“激流勇进、光耀我心”学术论坛,并分别做了题为《面向中红外2-12微米高功率应用的超大模场硫系玻璃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面向呼吸气体分析应用的光腔衰荡光谱仪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张志荣副研究员主持。
冯宪教授以不同材质的光纤引入,介绍了硫、硒、碲等光纤的优缺点,阐述了硫系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光纤的区别及其使用情况,并对高功率超连续级联输出激光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色散等特性,指出了多材料复合结构、多功能纤维的发展趋势。报告中,关于非石英玻璃光子晶体光纤和碲酸盐玻璃超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对非石英玻璃特种光子晶体光纤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姜琛昱研究员首先以中医“闻”诊谈起,介绍了呼吸气体标志物在疾病诊断历史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然后,结合多年来在腔衰荡激光光谱呼气测量丙酮与糖尿病之间的数据,介绍了在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对后续的研究情况做了展望。同时报告中也展示了他的研究团队研发的仪器在加拿大潜在用户的测量情况,并得到了使用方的高度认可。会后,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编辑部副主任胡长进也为两位专家送上了安光所主办的《量子电子学报》和《环境与大气光学学报》样刊及所宣传彩页。
两位专家表示,期待能够与安光所有进一步的合作机会,共同推进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
报告人简介:
冯宪: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激光技术领域急需的关键特种光纤设计、制备及其器件的前沿性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掌握了特种光纤的材料制备、光纤设计、光纤制造及其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至今已发表160篇学术论文,其中10篇单篇引用超百次,H指数为24,总引用数近2000次。曾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合作申请了5个国家级中大型科研项目。
姜琛昱:博士,研究员,现任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山东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绿色通道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激光光谱技术的医学应用研究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规划研究,曾在激光光谱医学应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创新团队等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