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李占清教授为即将在合肥开展气溶胶和云综合观测实验到安光所访问,并作了题为《气溶胶与气候:历史回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学术报告。
李占清教授,多年从事气溶胶、云、辐射、降水及其相互作用,地面与大气环境、遥感技术与应用等研究,近年来他在分析美国能源部ARM站点近20年的数据基础上,认为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是近期全球及区域极端天气频发的疑凶。
为取得更多中国的观测数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国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国内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光机所、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将相继建立和完善地基综合观测站点,对气溶胶和云进行实时连续观测,再由李占清教授同步利用丰富的实验数据分析经验,带动国内气溶胶和云观测实验研究的发展。
安光所大气光学中心的合肥辐射观测站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逐渐发展为SKYNET的超级站点,在973项目的支持下,又逐步完善了气溶胶谱分布观测仪器,目前已经拥有激光雷达、太阳辐射计、微波辐射计、天空成像仪、扫描迁移粒度仪、空气动力学粒度仪、碳黑度仪、积分浊度仪、探空、云凝结核计数器等观测仪器。
本次访问,李占清教授参观安光所的大气物理化学研究室、环境光学中心和合肥辐射观测场等研究单元和场地时,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安光所的仪器研发能力。参观后,李占清教授希望能将最新的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光谱仪等成果也应用于站点监测,以取得更为全面、立体的数据。
参观大气物理化学研究室
参观环境光学中心
参观合肥辐射观测场(内部终端)
参观合肥辐射观测场(外部观测系统)
做学术报告
就建站工作座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