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3550-3通过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组草案(WD)阶段票决
发布时间:2011-08-24 作者:张龙

    近日,由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和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合作提出的“ISO3550-3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以20票赞成、0票反对顺利通过,结束工作组草案(WD)阶段的投票,进入了委员会草案(CD)阶段。这是中国烟草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第二个成功立项的标准。

振动法卷烟端部落丝测试方法是由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技术研究室刘勇研究员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与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合作在前期完成的2007年度国家质检总局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卷烟端部落丝测试方法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相关的国家标准“GB/T 22838.17-2009 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振动法”已于20095月由国家检验检疫局正式发布实施。

20095月,该所科研人员吴晓松,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物理及尺寸测试分技术委员会(ISO/TC126/SC1)第27次大会上,代表中国在国际社会首次提出了这一测试卷烟端部落丝新方法。次年10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ISO/TC126/SC128次会议上,我国 ISO 3550-3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成功立项进入国际标准制修订程序的WD阶段。

20114月,在法国召开的ISO/TC 92/SC 1/WG 153次会议间隙,科研人员张龙与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室主任一同在法国标准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访问,与ISO/TC 126/SC 1新任秘书长Sylvie女士就ISO 3550-3进行了交流,向Sylvie女士提交了ISO 3550-3工作报告的书面材料,并就WD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沟通。经过不懈的努力,今年年中ISO 3550-3标准制定终于结束了工作组草案(WD)投票,正式进入委员会草案(CD)阶段。

    本次ISO 3550-3通过WD阶段的投票只是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第一阶段,根据国际标准制订的工作程序,还将依序完成委员会草案(CD)、国际标准草案(DIS)、国际标准草案(FDIS)等阶段的大量工作。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技术研究室将竭尽所能、团结一心,争取圆满完成ISO 3550-3国际标准制订这一重大任务。

 

关于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活动。

国际标准的影响非常大,一般一项国际标准从提出文稿到批准为标准至少需要两年,往后的3~5年需要对它进行不断的维护和完善。被批准为国际标准需要得到189个国家和600多个工业组织及众多厂商的认可。所以国际标准制定是涉及重大创新、知识产权、市场开发的综合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