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航空遥感系统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取得阶段性进展
发布时间:2011-01-21 作者:刘东、齐琼

郭华东:首席科学家

    日前,我所首次由三个研究中心联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航空遥感系统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通过了总体单位在北京组织的详细设计评审,现已全面进入了工程实施阶段,下一步将按照合同要求在2011年10月份完成分系统的研制工作。

    “航空遥感系统”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我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满足国家对遥感信息建设的迫切需求的高端科研项目。它共有十个载荷,安徽光机所承担其中一个载荷“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的研制,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由四个独立的硬件子系统组成,即大气环境激光雷达、差分吸收光谱仪、多角度偏振辐射计和主控管理系统,分别由大气光学研究中心、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和光学遥感研究中心承担,项目的总指挥是刘文清所长,乔延利副所长担任总工程师,每一个子系统都配备了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师。

     “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的子系统分别装载于飞机密封舱和非密封舱,由主控管理器子系统控制其它三个子系统工作,利用主被动相结合的光学遥感探测技术,随着飞行实时获取并记录飞行路径上一定范围内飞行高度以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和微物理性质、大气污染气体(SO2、NO2、O3等)的浓度、云况与云态的空间分布立体信息,可以根据探测的实际需要由主控程序确定某个探测设备工作或组合工作,也可以配合其他机载系统获取大气、云等影响的校正信息。所获取的综合大气环境信息,主要应用于大气云和气溶胶特性研究、大气环境科学和气象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等领域。

     航空遥感系统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研制任务是我所首个由研究中心联合申请、所科研项目办公室统一管理的新型科研模式下启动的科研项目,项目研制根据研制质量保证大纲和标准化大纲的要求,严格按照研制计划书的节点开展各项工作。科研项目办的统一组织和协调,组织开展技术文件和图纸的标准化审查,保证了文件的规范统一;开展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确保研制工作的规范和质量。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研制工作发挥了科研管理的综合优势和各中心学科研究及技术专长,提高了研制效率,初次运用就充分体现了我所的综合实力,为我所为进一步集中全所力量承担大项目积累了经验,也为研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