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与一般工作人员需求计划
需求条件 |
使用安排 |
用人单位 | ||||
专业 |
学历 |
人数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50字以内) |
负责人姓名 |
电话/E-mail |
光学工程/大气科学 |
博士 |
2 |
大气光学研究 |
从事大气光学探测技术、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
朱文越 |
0551-65591566 |
光学工程/自动化控制 |
硕士 |
1 |
自动化控制 |
从事系统自动化控制、光电设备研制集成等 |
朱文越 |
0551-65591566 |
计算机/软件工程 |
硕士 |
1 |
软件设计开发 |
从事软件产品、项目的技术开发、优化 |
朱文越 |
0551-65591566 |
电子学 |
博士 |
1 |
环境光学监测仪器电子学设计 |
光学遥感载荷中主控、电源等电子学设计,整星试验载荷电子学测试数据研判 |
赵南京 |
|
光学 |
博士 |
1 |
环境污染物光谱遥测技术/数据分析 |
新型光谱遥测系统设计、大气成分立体分布快速重构技术研究、基于多源遥测数据的污染源清单快速校验算法研究;或大气环境立体探测数据的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综合分析,区域立体探测数据进数值仿真、三维同化、建模与校验。 |
赵南京 |
|
光学 |
博士 |
1 |
环境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 |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的光机设计、系统集成与实验;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
赵南京 |
|
光学 |
博士 |
1 |
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光学设计 |
以激光与光电子学技术为基础的精密仪器的光学设计、结构设计和检测工艺设计 |
赵南京 |
|
光学/计算机/物理 |
博士 |
1 |
遥感信息处理/遥感器定标与测试 |
卫星遥感信息处理/光学遥感器实验室定标与测试 |
李大成 |
|
光学/物理电子学 |
博士 |
1 |
电子学设计 |
遥感器或地面测试装置电子学设计 |
李大成 |
|
机械/精密仪器/电子 |
本科及以上 |
1 |
结构设计/产品质量及可靠性保证 |
光学仪器或定标装置机械设计/质量管理或可靠性保证设计、试验验证 |
李大成 |
|
光电子 |
博士 |
2 |
材料物理、激光材料、激光物理、光机设计、电子控制、激光器及其应用技术等 |
从事研究等相关工作 |
方晓东 |
65593661/ |
光电子 |
硕士及以下 |
1 |
材料物理、激光材料、激光物理、光机设计、电子控制、激光器及其应用技术等 |
从事研究等相关工作 |
方晓东 |
65593661/ |
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光学仪器设计 |
光学仪器的光学设计与仿真及机械工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陈结祥 |
0551-65591589/ |
光学薄膜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光学膜系设计与制备 |
光学薄膜膜系的设计与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光学镀膜夹具工装的设计与镀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
陈结祥 |
0551-65591589/ |
电子/软件 |
硕士/本科 |
1 |
激光光谱检测电路/软件设计 |
光电信号处理电路研制 |
方黎 |
0551-65591518 |
光学 |
博士 |
1 |
光谱技术 |
高灵敏度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高晓明 |
|
大气物理/化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大气关键自由基化学反应动力学;大气污染机理研究 |
高晓明 |
序号 |
需求条件 |
博士后工作 |
用人单位(区号0551) | |||
专业 |
人数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合作导师姓名 |
电话/E-mail | |
1 |
光学/大气科学 |
1 |
激光大气传输 |
重点开展激光大气传输效应仿真及实验研究 |
范承玉 |
65592024; |
2 |
光学/大气科学 |
1 |
激光光谱学 |
重点开展高灵敏度光谱学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
饶瑞中 |
65592688; |
3 |
光学/大气科学 |
1 |
红外辐射传输 |
重点开展红外辐射传输模式和实验研究 |
魏合理 |
65591535; |
4 |
光学/大气科学 |
1 |
激光雷达探测技术 |
重点开展激光雷达探测方法及技术研究 |
王英俭 |
65591217; |
5 |
光学/大气科学 |
1 |
大气光学特性研究 |
重点开展大气光学湍流模式及预报研究 |
朱文越 |
65591566; |
6 |
光学 |
1 |
环境光学遥感 |
在轨国内外大气环境监测载荷数据处理,算法研究等工作 |
司福祺 |
|
7 |
光学 |
1 |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
红外光谱电子学信号放大、滤波、数模转换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
高闽光 |
|
8 |
光学 |
1 |
光散射测量技术 |
1、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研发,2、颗粒物测试系统平台搭建与测试,3、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
刘建国 |
|
9 |
光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 |
2 |
光谱探测 |
大气污染物的快速在线测量技术/污染转化迁移 |
谢品华 |
|
10 |
物理电子类 |
2 |
弱信号检测 |
光电弱信号检测 |
刘建国 |
|
11 |
物理/光电子 |
1 |
激光光谱检测技术 |
开展水体与土壤污染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技术研究,承担相关研究任务。 |
刘文清 赵南京 |
|
12 |
物理/光电子 |
2 |
激光光谱分析方法 |
开展水体污染物激光散射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承担相关研究任务。 |
刘文清 赵南京 |
|
13 |
光学 |
1 |
光电信息处理 |
开展光电信号检测光学、电路设计研究;承担相关光学电路设计、调试及系统的研制工作。 |
张玉钧 |
65593147/ |
14 |
物理/光学 |
1 |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开展工业排放污染物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承担相关研究任务。 |
高闽光 |
|
15 |
光电子学 |
1 |
红外光谱测量系统电子学设计 |
开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承担干涉信号检测、处理、采集及系统研制工作。参加研究室其他有关工作 |
刘文清 徐亮 |
|
16 |
光学/精密仪器工程 |
1 |
光学遥感器工程与应用 |
光学遥感器设计、测试、集成以及应用数据处理 |
洪津 |
65593193/ |
17 |
光学/物理/自动化 |
1 |
气溶胶偏振遥感技术 |
先进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技术研究 |
洪津 |
65593193/ |
18 |
光学/物理 |
1 |
高光谱大气遥感技术 |
高光谱大气成分卫星遥感技术及应用研究 |
熊伟 |
65593008/ |
19 |
光学/精密仪器工程 |
2 |
卫星遥感定标技术 |
实验室定标方法研究、在轨定标方法研究、定标测试装置设计集成、光学遥感器检验与校正 |
郑小兵 |
65595330/ |
20 |
光学/遥感/测绘 |
1 |
偏振及高光谱遥感信息表征 |
卫星遥感器信息预处理、大气遥感反演方法 |
乔延利 |
65591010/ |
21 |
光学/电子学/计算机 |
1 |
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 |
高光谱遥感遥测信息处理与反演 |
方勇华 |
65595027/ |
22 |
光学/计算机 |
1 |
偏振光学特性及大气传输研究 |
自然及人工地物偏振信息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偏振辐射大气传输模型研究 |
孙晓兵 |
65593530/ |
23 |
光学晶体 |
2 |
激光晶体、闪烁体 |
从事新型激光晶体、重闪烁体的单晶生长和性能研究 |
张庆礼 |
|
24 |
光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2 |
微纳技术、光电器件 |
新型光电器件,光伏器件以及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等研究。 |
方晓东 |
65593661/ |
25 |
微纳光子学 |
1 |
微纳光子学原理与器件 |
研究微纳结构中的新现象,微纳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
毛庆和 |
|
26 |
光纤技术 |
2 |
光纤激光技术 |
从事光纤激光前沿领域的研究,包括单频光纤激光、飞秒光纤激光、光学频率梳等 |
毛庆和 |
|
27 |
光电子 |
3 |
高灵敏气体在线监测 |
针对冶金、化工、水泥等重污染行业,主要开展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和燃烧过程控制研究,为国家节能减排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董凤忠 |
fzdong@aiofm.ac.cn |
28 |
大气物理/化学 |
4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大气污染机理研究;自由基化学;气溶胶光学及理化特性研究;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大气模式研究 |
张为俊 |
|
29 |
物理/化学/光谱学/分析化学 |
2 |
环境分析检测技术 |
自由基,气溶胶,痕量气体新型检测方法研究 |
张为俊 |
|
30 |
物理/电子 |
2 |
光谱技术 |
高灵敏度光谱技术,开展气体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
高晓明 |
高级人才需求计划(中、英文版)
序号 |
需求条件(学历:博士) |
用人单位 | ||||||
专业 |
任职经历 |
人数 |
拟聘类型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50字以内) |
负责人姓名 |
电话/E-mail | |
1 |
光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Optics/Atmospheric physics/Atmospheric Chemistry) |
高级职称(Senior Researcher)或博士后 |
2 |
“海外留学生” |
大气痕量成分探测技术(Advanced optical techniques for atmospheric monitoring ) |
环境污染物快速探测技术,大气成分的光谱遥测技术(Techniques for rapid in-situ de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trace pollutants,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for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and aerosol on various platforms) |
谢品华 |
|
2 |
大气环境遥感 |
中高级职称 |
1 |
海外留学生 |
化学模型模拟 |
大气温室气体化学模型建模与模拟 |
司福祺 |
sifuqi@aiofm.ac.cn |
3 |
光学/物理电子学 |
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
1 |
支撑 |
型号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 |
卫星遥感器型号产品设计与集成 |
洪津 |
|
4 |
光学/遥感 |
国外一流研究机构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
1 |
留学生 |
大气气溶胶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 |
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
洪津 |
|
5 |
光学/遥感 |
国外一流研究机构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
1 |
|
卫星遥感定量化技术与方法研究 |
卫星遥感辐射定标、大气订正方法与技术研究 |
洪津 |
|
6 |
光电子 |
国外著名院校或大型企业5年以上产品研发经历 |
1 |
|
研究员 |
结合课题组已有的光纤传感或高灵敏光谱探测研究方向,开展长输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智慧城市物联网传感器或者污染源追踪等产品研发。 |
董凤忠 |
|
7 |
光学 |
海外教授 |
1 |
|
大气物理化学 |
先进激光光谱技术在大气物理化学前沿研究中的应用;先进研究平台建设。 |
高晓明 |
|
8 |
大气物理/大气化学 |
不限 |
1 |
|
气溶胶物理与化学 |
气溶胶光学、污染传输过程及大气模式研究 |
高晓明 |
智力合作需求计划(中、英文版)
智力合作类别 |
需求条件 (学历:博士) |
岗位职责(50字以内) |
用人单位 | |||
专业 |
职务/资历 |
人数 |
负责人姓名 |
电话/E-mail | ||
国际合作局项目(国际杰出学者) |
大气探测 |
教授 |
1 |
大气成分的快速现场探测技术及观测应用 |
谢品华 |
65593147 |
国际合作局项目(访问学者) |
环境监测技术 |
教授 |
1 |
1、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系统方案设计,2、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
刘建国 |
jgliu@aiofm.ac.cn |
光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环境污染物的光学检测 |
谢品华 |
phxie@aiofm.ac.cn | |
合肥研究院项目(特任研究员) |
光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高灵敏激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
谢品华 |
phxie@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国际杰出学者) |
遥感 |
教授/研究员 |
1 |
大气卫星遥感新技术新方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技术 |
洪津 |
hongjin@aiofm.ac.cn |
Remote sensing |
Professor |
1 |
New technology of atmospheric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
洪津 |
hongjin@aiofm.ac.cn | |
合肥研究院项目(特任研究员) |
光学/遥感 |
博士毕业3年以上国外一流研究机构工作经历 |
1 |
大气卫星遥感新技术新方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技术 |
洪津 |
hongjin@aiofm.ac.cn |
Optics/Remote sensing |
Doctor graduated above 3 years of foreign-class research organization work experience |
1 |
New technology of atmospheric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
洪津 |
hongjin@aiofm.ac.cn | |
合肥研究院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
光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教授/研究员 |
2 |
开展新型光电器件、光伏器件、传感技术以及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等合作研究,并协助指导研究生的论文撰写。 |
方晓东 |
xdfang@aiofm.ac.cn |
合肥研究院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
Optoelectronics/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
Professor |
2 |
Research of new optoelectronic devices, photovoltaic devices,sensing technolog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ser and materials,and guiding the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paper writing. |
Xiaodong Fang |
xdfang@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国际杰出学者)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大气物理化学研究,气溶胶与物理化学研究 |
高晓明 |
xmgao@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访问学者) |
光谱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高分辨率光谱研究 |
高晓明 |
xmgao@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博士后) |
光谱学 |
副教授/助理教授 |
1 |
高分辨率光谱研究 |
高晓明 |
xmgao@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博士生)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副教授/助理教授 |
1 |
大气物理化学研究,气溶胶与物理化学研究 |
高晓明 |
xmgao@aiofm.ac.cn |
国际合作局项目(国际杰出学者)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大气物理化学研究,气溶胶与物理化学研究 |
张为俊 |
wjzhang@aiofm.ac.cn |
合肥研究院项目(特任研究员) |
光谱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高分辨率光谱研究 |
高晓明 |
xmgao@aiofm.ac.cn |
合肥研究院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
大气物理与化学 |
教授/研究员 |
1 |
大气物理化学研究,气溶胶与物理化学研究 |
张为俊 |
wjzhang@aiofm.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