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及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七位学委会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学委会主任丁一汇院士和常务副主任傅云飞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英俭研究员代表实验室汇报了2013年度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实验室的学科发展方向、承担课题任务与成果、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
黄伟、傅云飞、吴毅、高晓明、魏合理、刘东等五位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技骨干分别做了题为“质谱与光电子能谱在大气成核机理中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卫星多仪器遥感探测的气溶胶、云和降水研究”、“大气参数测量与传输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技术及应用”、“大气辐射传输研究及其应用”以及“大气成分垂直结构探测研究”的学术报告。
各位委员对实验室近年来在大气光学探测新方法、新技术、大气成分及其光学特性的观测与建模、光波大气传输机理和过程研究以及对光电工程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对实验室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并建议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国家需求和任务,深入凝练科学问题,争取承担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争取更多国内外合作交流,深入发掘探测数据中的科学问题,产出高质量、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等,成为国家需求不可替代、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与光学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大气光学探测高技术发展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