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许国志:左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7月上旬的一个火热天,安光所2号厂房,光学工程中心机加车间副主任许国志顾不得额头上涔涔而出的汗珠,凝神屏气地扶着新购的车床,招呼六七个师傅一起使劲抬起垫在机床下的吊绳,将吊绳扣到悬挂在厂房顶上的吊钩里进行精确安装定位。随着“咔”的一声响,吊绳扣被顺利搭进悬在厂房顶上的行车吊钩里,师傅们也在不知觉间汗湿夹背。这次搬迁,机械加工团队将正式告别相伴了近20年的老厂房,搬进更加宽敞的装修一新的2号厂房和6号厂房。
2011年,安光所为支持机械加工车间的发展,拨发了约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数控机床、铣床等一批新的加工设备,以用来更替补超期“服役”的大量六七十年代的机器。目前,机加车间机床总数已达50台,新购进的数控机床等设备加工精度高、出件快,可满足诸多高技术领域精密件的加工要求,并大幅提高机械加工效率。
近年来,随着所内科研任务对机械加工件要求精度和加工量的逐渐提高,机加车间除设备外,在职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车间副主任谢忠林表示,希望未来车间能够逐渐加大高技术工人的引进力度,在现有三十多名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能够招聘对口高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并提高现有职工技术培训,以改善当前精密加工人才匮乏的局面:“厂房搬迁后机加车间的发展空间更大。虽然现在社会上机械加工行业普遍不景气,但是我们机械加工车间预计搬迁后年产值至少能达到400万以上,以后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为了后续长远发展,车间还将有计划的培养、储备自己的技术人才。”
设备、人力、政策扶持,机械加工车间如今是万事俱备,此次乔迁之喜正是发展的东风,此“战”未来局势已定,只待捷报来传。
2号厂房内景
6号厂房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