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物质院团队在飞机尾气排放光学遥感分析领域取得突破

时间:2025-02-19    作者:秦玉胜 齐琼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环境光学中心FTIR团队在飞机尾气排放光学遥感分析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飞机滑行期间尾气排放光学遥感分析》发表于Remote Sensing上。
飞机尾气,特别是在地面滑行阶段的排放,作为一种复杂的污染源,长期以来对环境质量和公共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地面监测方法难以实时、精确地捕捉排放物的动态变化,严重限制了排放管控与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如何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高效监测,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安光所研究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AGHJ-VOCs型OP-FTIR光学遥感技术,开展了飞机尾气排放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通过对单机排放尾气中CO、CO2以及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进行非线性模型分析,揭示了CO/CO2比率与VOCs(如C4H6和C2H6O2)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这些发现为评估飞机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污染物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未来,相关研究人员也可利用这些数据从燃料和发动机性能入手改进、提高飞行器的燃烧效率。
该研究不仅为机场排放管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还为未来的绿色航空政策和技术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预计将对全球范围内的机场排放监测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推动合肥作为低空经济试点城市的低空飞行环保行业发展,也将助力航空行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良性运行。
此外,该研究成果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2411467262.9)
秦玉胜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李相贤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U2133212)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90/rs17040664
OP-FTIR实时监测飞机尾气排放
CO/CO2比率与VOCs排放的关联性
 
合肥新桥机场实验现场